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063章尽是江南儿女血(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尸横遍野,随处可见,惨不忍睹。宋魁一家七人由于逃跑及时,才逃过一劫。

为躲避战火,阮万钧的父母亲带领全家逃到巢县、无为交界的大山区一一银屏山。

1939年4月27日,新四军军长叶挺、还有邓子恢、罗炳辉等首长,从皖南渡江来无为县视察。

无为县政府及各抗日团体在体育场上开欢迎大会,大街上张贴了很多大幅标语:“欢迎劳苦功高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等等,邓子恢主任在会上发表了演讲,号召“军民团结,共同抗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尽管当时阮万钧只有十二岁,也被新四军服务团的抗日宣传所感动,想参加新四军,抗日打鬼子,但母亲不同意他的想法。

1939年9月,阮万钓父亲病逝,家里经济来源已断绝,无法在无为县生活下去,母亲只有带着他们兄弟回到芜湖市,全家生活陷入绝境,面临着冻死、饿死街头的危险。

有好心的亲友,他帮助了阮万钓母子,让他们母子住在他家的走廊里,并借了拾几元本钱,要他们做小生意维持生活。

阮万钧的母亲先是“跑单帮”卖布,后来阮万钧改做贩卖食盐的生意,卖熟山芋,到大砻坊粮食加工厂当学徒。

由于兵荒马乱,家庭生活还是很困难。

不久,芜湖市流传着一个重要消息,日军在太平洋作战伤亡很大,要在芜湖市抓壮丁,将他们送到太平洋打仗当炮灰,弄得人心慌慌。

阮万钧认为,如被日寇抓去当炮灰,不如参加中国军队抗日打鬼子。

在这个关键时刻,阮万钧接到担任新四军石涧埠区区长江北三叔的来信,说江北新四军开办了一所中学,读书不要钱,他劝阮万钧到那所中学读书。

和母亲商量后,阮万钧决定到江北三叔处:一是读书;二是参加新四军。

1942年11月,阮万钧离开芜湖市,从裕溪口乘坐装运煤炭的货车到含山县,在恍城区上庄院子--皖中行政公署的招待所(陈家祠堂一间大房子里)住下。

大约在招待所住了五、六天,有一天上午,皖中行政公署宣教处处长方向明同志把阮万钧叫去谈话。

他一开始就向阮万钧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参加国民党部队?也不参加伪军,而要参加新四军?”

阮万钧回答说:“我家是无产阶级,所以要参加无产阶级军队?”

方向明同志满意地点点头,当即分配阮万钧到皖中行署宣教团工作,就这样阮万钧参加了新四军。

在无数的抗日英雄中,芜湖的英雄三姐妹是较有传奇色彩的。

三姐妹张安英、许小三、徐四喜三人,同生于1926年,都是安徽省繁昌县赤沙乡无烟冲人。

她们自幼结伴为友,情同亲姐妹。

张安英的父亲在1940年被日军飞机炸死,后来家中房屋也被日军弹火烧毁,少年时代的她就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

在她的支持下,她的丈夫在1943年参加了新四军。

许小三从小就做了黄姓人家的童养媳。徐四喜的父辈是从湖南省乡下流浪过来的。三姐妹都是贫苦农家的孩子,都有不幸的遭遇

1944年,她们目睹国民党川军一四四师投降日军,繁昌许多地方沦陷敌手,感到十分悲痛。

于是,她们三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服务之中。

三姐妹同妇抗会其他妇女一道,为战士们缝补军衣、做军鞋、绣鞋垫,把战士的棉衣改成夹衣,拆洗得干干净净,使战士们非常感激,她们也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

不久,她们加入新四军皖南支队南繁芜总队,任宣传员。

平时,她们三姐妹挎着竹篮,以做香烟、花生、瓜子、酥糖小生意为掩护,来往于荻港、繁昌、南陵敌占区,侦察敌情,摸清敌碉堡内的枪支和人数,为新四军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同时,她们还做伪军的策反工作。

在她们的策反下,荻港伪军中的一位副官夫妇弃暗投明,携带两支枪投奔到赤沙新四军驻地。

1945年2月28日,三姐妹遵照南繁芜总队的指令,去繁昌城做伪军的策反工作。

她们再次以做小生意为掩护来到县城敌碉堡旁,不料被一名伪军认出,怀疑她们是新四军的侦察员,就将她们抓捕审讯。

三姐妹被捕入狱后,敌人施行捆绑、吊打、踩杠、割肉等惨无人道的酷刑逼供,但三姐妹都严守党的机密,不向敌人吐露半点真情。

同年3月,敌人从她们口中毫无所获,就在繁昌县城南郊的峨山脚下,丧心病狂地用机枪扫射了这三位年轻优秀的中华好女儿。

她们牺牲时年仅19岁。当时张安英身上有孕,徐四喜结婚不满3个月,许小三还是个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