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49章苏中、苏北反扫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本章今天介绍的是,新四军军部保卫战之四——苏北苏中反“扫荡”: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日伪军步国民党顽军制造皖南事变的后尘,计划“完成皖南事变未竟之功”,企图再次摧毁新四军军部和主力部队。日军在南京毫不隐讳地狂妄宣称,要以“闪击战打击陈毅及其重建之军部”。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在战争初期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寇的野心,调集了第十二混成旅团(南浦襄吉独立混成旅团,直辖5个大队和1个特种兵大队,是与我新四军交战已4年之久的“老对头”)全部和第十五、第十七师团各一部计7000余人,加上原为顽军韩德勤部队的李长江(国民党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率所部6个纵队投降日寇,编为伪第一集团军,自任司令)、杨仲华部(国民党江苏保安第八旅旅长,率所部投敌,不久即升任伪第二集团军司令)伪军1万余人,配属上百艘汽艇(部分改装为架设机枪的装甲汽艇),出动200余架飞机,于1941年7月开始对盐阜区实施第一次大规模“扫荡”。

新四军军部对日伪这次大“扫荡”的动向已有觉察,在6月3日发出了《粉碎敌人“扫荡”的指示》。指示说:综合我军地区之日军动态,日军已开始向本军地区大举“扫荡”。敌此次“扫荡”,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即不是局部地区之“扫荡”。对此认识不足,必然会上当。指示还指明了反“扫荡”的战术原则:敌之战术,系采取分进合击之惯技,我军事上以分散游击避免决战为主,但应争取有利时机,实施较大兵力之突击,粉碎日伪的疯狂“扫荡”。

6月19日,陈毅、刘少奇、赖传珠就“应速研究与创(制)造大批地雷、鱼雷(水雷)”致电各师长并军委集总,提出应速研究与制造大批地雷、鱼雷(水雷),普遍训练部队与自卫队使用,这是在为反“扫荡”做准备。

在日伪军对盐阜地区发动大规模“扫荡”之前,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已有西移准备,在盐城县西北乡(今建湖县建阳、高作、湖垛一带)盖房子、建医院、建卫校等。

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抗大五分校保卫科科长并兼管盐城城防工作的周彬回忆,7月10日晚,刘少奇、陈毅在新四军军部召集会议,统一部署新四军反“扫荡”的战斗策略。陈毅代军长指着军用地图说:“苏北的地形对我有利,它是个水网地区,河流河沟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敌人的现代化武器难以发挥作用。”“在敌人‘扫荡’围攻的初期,我们把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敌人侧翼,配合地方县团武装和民兵袭扰敌人,寻找敌人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一路或几路,同敌人搞推磨战法。我们把自己的主力分散,把精锐部队暂时隐蔽起来,把机关非战斗人员、伤病员隐蔽起来,这是为了尽量减轻军部和战斗部队的负担,以便避重就轻,来往转移,使敌人东奔西走,顾此失彼,扫荡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就用夜袭、奇袭、突击、伏击和追击的方法,把敌人各个击破,再用主力部队吃掉敌人的有生力量。”

会后,周彬按照刘少奇、陈毅的指示,带领抗大第五分校上干队(学员大都是连营团干部)的3个队,速到城外西门泰山庙旁边的河坝上设立阵地,吸引敌人注意力,为军部转移争取时间。

7月11日上午9点钟,日伪军出动飞机和地面火炮,对盐城进行狂轰滥炸,从地面、水路逼近盐城。

7月18日,日军又出动飞机狂轰滥炸。20日,日伪军分由南线的东台、兴化和北线的射阳(宝应县)、陈家洋4路出兵,南北对进,分进合击,企图在盐阜区捕获我党政军机关。新四军为此展开以保卫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和军部为主的盐阜(苏北)、苏中1941年(夏季)反“扫荡”作战(即盐阜区第一次反大规模“扫荡”、亦称苏北反“扫荡”,因有苏中新四军配合,也称为苏北苏中反“扫荡”)。

大多数史料将此次反“扫荡”的持续时间定为1941年7月20日至8月下旬。但根据周彬与黄克诚、吴法宪的回忆,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撤离盐城的时间是7月10日,在此之前,新四军第三师已经展开了“保卫盐城”的阻击战。根据当年的电报,可以看到,由于盐城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新四军领导人不希望轻易放弃,在“保卫盐城”的口号下,新四军第三师正面抗敌伤亡较大,阵地不断收缩,很难阻止火力上占有很大优势的日军推进。为此,黄克诚多次向华中局和军部建议,应当机立断撤出盐城,转向敌后作战。情急之下,黄克诚越级将自己的意见直接电告延安中央军委。毛泽东对黄克诚的电报很重视,回电要求新四军军部说明情况。随着战况对新四军守备日益不利,刘少奇、陈毅反复考虑后,才决定率领华中局、军部于7月10日主动撤出了盐城。

所以,若更仔细地划分,此次反“扫荡”的开始时间应在1941年7月10日之前。

此次反“扫荡”作战要图参见下图。

此次日伪军“扫荡”,采取分区“扫荡”、分进合击和包围迂回的战术,借助汛期河道水涨,特地从沪宁线敌占区调来百余艘汽艇,大量使用架设机枪的装甲汽艇(这种汽艇装有小型塔台,指挥员和机枪手在塔台内,既便于观察,又便于发扬火力,汽艇拉着木船,如下图)在水网地带快速推进,意图将新四军和我地方武装逼入河川港汊中予以消灭,并且利用高苗地(庄稼地)、便衣伪装,隐蔽行动,借助当地汉奸、土匪实行伪化统治。日伪“扫荡”盐阜区的具体行动是:进占盐城后,转向盐阜区,以一股进占湖垛后北犯,占领东沟、益林,再继续向北,配合占领阜宁城的另一股西进之敌,进犯硕家集。

根据反“扫荡”作战要图所示,此次反“扫荡”作战分为北线(苏北,即盐阜区)、南线(苏中)。在北线(苏北,即盐阜区),反“扫荡”的新四军主力部队是第三师,另有军部特务团、抗大第五分校和“联抗”部队,兵力不足万人。在南线(苏中),反“扫荡”的新四军主力部队是第一师,另有苏中军区的部队,兵力亦不足万人。

在北线、南线,我军都得到地方武装的积极配合,并且广大群众坚壁清野,拆桥破路,在河道里打土坝、竖木桩,抑制日伪军快速机动;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以阻击、伏击、游击、袭扰等多种战法,避敌锋芒,挫敌锐气,伺机消灭其有生力量;地方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到敌占区,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因此,此次反“扫荡”的战斗达百余次,虽然战斗规模都不大,但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取得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