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43章黄河两岸的抗日壮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它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曲折发展、壮大,1945年初成为敌后最大根据地。

位于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交界处的冀鲁豫边区,是华北的门户,也是华北与华中的交通枢纽。

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就开始在冀鲁豫边区活动,并建立了党的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组织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她领导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影响深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冀鲁豫边区各地共产党组织快速发展。党动员各界爱国民众抗日救国,积极创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政权,开辟了多个大小不一的根据地或游击区。

其中,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山东省委、鲁西特委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成功促成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聊城)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范筑先拒绝南撤,守土抗战。

范筑先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开辟了鲁西北30多个县的抗战局面,建立了6万多人的抗日武装,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1938年底至1939年初,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数支精锐小部队开赴冀鲁豫边区,合编当地多支武装,于1939年3月统一整编为冀鲁豫支队,华卓然任支队长,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任行动委员会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冀鲁豫支队以背靠冀南、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较好的直南地区为依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豫北游击活动,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开辟鲁西南抗日游击区,逐步控制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斗争局面,为地方党政军群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9年六七月间,冀鲁豫支队利用“青纱帐”与敌周旋,粉碎了日军15000余人分7路对鲁西南和濮阳地区半个月的大“扫荡”。

10月下旬,在曹县、菏泽、东明等地粉碎了日军5000余人的三路合击。

11月8日至16日,又粉碎了日军第三次大规模“扫荡”。

一年中,冀鲁豫支队与敌进行大小战斗101次,毙伤日军684名、伪军1375名,部队发展到17000余人。

1940年3月底,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以中共冀南区委所属直南、豫北两地委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苏鲁豫区委所属鲁西南地委为基础,建立冀鲁豫区委,隶属于北方局,王从吾任书记(未到职)。

4月18日至5月3日,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委区级以上党的活动分子,在河北省清丰县王什村(今属河南省)举行会议,宣布了北方局建立冀鲁豫区党委的决定,并对所属地委作了划分。

各地委共辖15个县委、3个县级工委、76个区委、946个支部。全区共有党员10653名。

4月30日,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纵队主力由太行山区来到冀鲁豫边区,与冀鲁豫支队会师。

太南区党委书记张玺随同前来,任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不久接任书记)。

第二纵队对冀鲁豫边区部队进行了整编,冀鲁豫支队改编为新编第二旅。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华卓然任副司令员兼第二旅旅长,黄克诚任政治委员。

同时,成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兼军区,黄克诚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为加强对冀鲁豫边区党政军的统一领导,北方局批准,由黄克诚、杨得志、张玺等7人组成军政委员会,黄克诚任书记。

五六月间,黄克诚率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杨得志兼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军区政治委员并接任军政委员会书记。

不久,新二纵建立,华卓然任纵队司令员。

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贾心斋、崔田民为副主任。

这标志着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带南抵陇海铁路、北达漳河、西临平汉铁路、东靠鲁西平原的广大地区,正式建立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这个新的抗日战略区对沟通晋东南山区抗日根据地与平原的联系,扼制日军南下和西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十八集团军总部(“集总”,八路军总部)命令,1940年3月至12月,冀鲁豫支队、冀鲁豫军区部队,配合冀南、鲁西八路军参加了反击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两次战役。

鲁西南军民进行了四个月之久的反击国民党地方顽军的“三村”斗争,粉碎了顽军对根据地的进攻,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获得重大胜利,使冀鲁豫边区与山东抗日根据地鲁西区连成一片。

6月、9月和11月,冀鲁豫边区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直南沙区的“五.五大扫荡”等四次“扫荡”和对鲁西南、湖西的频繁“扫荡”、袭击,有力配合了华北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但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遭到严重损失。

边区总结反“扫荡”经验教训,迅速采取措施,克服困难,恢复工作。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整顿巩固党的组织。主要是健全各级党的领导机构,整顿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审查干部。

二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三是加强军队建设特别是党的领导,整顿县区武装,恢复组建民兵队伍。

四是成立边区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会员达30万人。

同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宣传文化和教育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