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68章 扩红,扩红(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叶媚媚的工作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但心里并不轻松。这种不轻松主要还是来自她所从事的工作。

她在军队里的时候,倘不认识红军所处的总的形势。其实红军要打破敌人的围剿,在一开始希望就很渺茫。

当国民党方面制订出持久消耗的作战方针时,其所依恃、针对的即为红军作战资源的短缺,应该说,这确实击中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弱点。

作为被迫面对战略决战的一方,红军在作战资源上远远无法和国民党军抗衡。

应该承认:“照物质上的力量比较起来,白军真可以两三个月‘荡平赤匪’①。”

当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封锁,被迫退入苏区基本区域进行保卫战时,这一弱点更是暴露无遗。

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红军将领总结道:“根据地人民竭尽全力,也不能保证及时供应,这也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越打越艰难的原因之一。”

在消耗作战中,中央苏区人力资源已捉襟见肘。中央苏区本身地域有限,且位于人口稀少的山地地区,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苏区总人口仅300万人左右,经过累年军队输送后,1933年初乐观的估计“尚有七十万壮丁”。

1933年5-7月,扩大红军约5万人。1933年8月至1934年7月中旬扩大红军数达到11.2万多人,总计约16万人,已占到可征召壮年男子的近1/4。

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级政权工作人员、工厂工人、前后方夫役以及不能加入部队的地主、富农分子等。

如果总计起来,大部分可以参加红军的青壮男子实际都已被征发。

毛主席1933年底的调查,兴国长冈乡全部青壮年男子(16-45岁)407人,其中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320人,占79%。

上杭才溪乡全部青壮年男子1319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1018人,占77%。

大量青壮年男子投入前方后,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留在后方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由于后方劳动力异常缺乏,苏区中央制订的优待红军家属规定难以正常执行,红军家属由于缺乏劳力,土地常被迫弃耕。

有资料称,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年又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

汀州红属由于田地荒芜,1934年夏收前缺粮者达到1575人。勉强能够执行优红条例的地区,也是不堪重负。

“瑞金隘前区,据区土地部的报告,那边每一劳动力每月要帮助红军家属做十六天工。”

如此紧张的劳力使帮工时间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人力缺乏对扩红工作影响至巨。由于前线出现大量牺牲,大量补充红军在所必需,但后方人员补给可选择余地愈来愈小。

在此背景下,扩红动员工作开展艰难:“一般党团员对扩大红军工作是很消沉的,自己也怕当红军。”

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每月的扩红指标都难以如期完成。

1934年5月,一贯勉力走在前面的江西省也出现了“惊人的落后”的现象,到5月20日只完成计划的百分之二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