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19章 福建事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福建事变发生于1933年11月20日,是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由于他们的抗日要求和行动得不到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与蒋的矛盾日益激化。

1932年,国民党军第19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触犯了南京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

1934年1月21日,泉州、漳州失守,福建事变失败。

福建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事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1932年凇沪抗战的参战主力是十九路军(后期增加了中央军第五军),迫于日本压力,蒋介石政权签署中日《凇沪协定》,十九路军被调离上海,开赴福建剿共。

在《淞沪停战协定》签订的第二天,蒋介石对“违令”抗日的19路军进行“整肃”,下令将该军3个师分别派到皖、鄂、赣三省“剿共”前线参加内战。

6月,19路军陆续入闽后,蒋介石整肃、收编了陈国辉、张贞等杂牌部队,并举兵进占闽西苏区和闽南游击区,在军内外进行反共活动。

年底,蒋介石改组福建省政府,任命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为省主席、军长蔡廷锴为驻闽绥靖公署主任兼19路军总指挥。

1933年6月1日《塘沽协定》签字后次日,蒋、蔡在福州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对日妥协、出卖华北。

接着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和“剿赤”军事失败的刺激下,放弃了抗日与“剿赤”并行的方针。

十九路军代表陈公培和红军代表彭德怀在南平王台签订停战协定,划分“国界“,并于10月26日派代表至江西瑞金与中国工农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为事变的发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20日,李济深等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福建事变爆发。

11月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随后联合第三党和神州国光社成员发起成立生产人民党,以陈铭枢为总书记。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于1933年11月22日正式宣布成立。

由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冯玉祥(余心清代)、黄琪翔、戴戟、蒋光鼐、蔡廷锴、徐谦、何公敢、李章达等11人组成人民革命政府委员会,由李济深担任主席。

人民革命政府废除南京政府年号,改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中华共和国元年”,福州为中华共和国首都。

废除原来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另立新国旗。

并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内求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人民民主自由,发展国民经济,解放工农劳苦群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