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1章 追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公元七三零年三月,洪毅在四海道高雄郡度过了第一个温暖的冬天,搭乘一艘名为泰和号的商船,启程经江南返回北方。这泰和号,明为大唐营州一家商号的货船,专门往返江南运输茶叶,实则是影武卫的产业,挂靠在盐帮大行分会。

因为洪毅此行的目的地,却不是北苍,而是大唐。动身之前,高雄郡已步入正轨,两座港口已成,另有三座港口在建。来自于大唐会稽、长乐、南海三道的商队,将无数茶叶、丝绸、甘蔗等物资带到了高雄。

由于价格占优,税赋又轻,此地有逐渐成为大宗商品集散地的趋势。而随着商业的繁盛,一些技术工匠也来此讨份营生,榨糖厂如约而起,刘卿铭除了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也将养蚕抽丝,茶叶种植引了进来。

名师出高徒,对于刘卿铭的眼光及规划,洪毅深感欣慰,而且其独立自主,因地制宜,确是员可造福一方的干吏。制糖业在中国发源很早,工艺也相当精湛成熟,只是产量不高,供应局限于上流社会。

洪毅的思路源于后世,通过改进生产力,使物资充盈,价格适中,老百姓也可享用,是为普惠于世。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制糖业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庞大的原料需求量,不仅拉动了高雄郡的甘蔗种植,也吸收了大唐沿海三道的石糖供应,只是这脱色技术,尚未攻克。

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甘蔗的大量种植和消费的广泛普及,寻求更好的生产方式也水到渠成。唐太宗时期,就遣使至“摩揭它国”求取熬糖法,其成品的色、味均远胜于摩揭它国,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

而摩揭它便是古印度时代的奴隶制城邦,孔雀王朝时最为强盛。摩揭它蔗糖的生产方式相对先进,它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因而有更快的生产周期。

“霜糖”的生产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即公元六七四年,中国的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

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不过此法未曾流传于民间,制作工艺多存于官府,好在有钱能使鬼推磨,洪毅此行便有意花费重金,招募一些善长原糖脱色技术的工匠。

对于洪毅此行,远在北苍的萧万寿虽是挂怀,却也未提出任何异议。一是影武卫嵌入盐帮,两强整合建立据点,本身具有战略意义,势在必行,只要安全方面无虞,自当为之。

二是洪毅此次欲招募各方人杰,从军事、文化、经济各方面补充泰华。最后一点考量,也算是萧万寿的感同身受,谁都有过青春岁月,年少轻狂,仗剑浪迹天涯,何等快意,洪毅毕竟不是池中之物,这大唐又对公子总有着莫名的吸引,该去的地方,迟早是要去的。

而在洪毅这里,目标明确。首先是去江南看看木兰舟的建造基地,作为泰华日后大力发展造船业的参照。其次是顺大运河北上,权衡比较一下这漕运和海运的利弊与成本高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