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5章 韩非子有度第六(节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韩非子·有度第六(节录)

《韩非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2020-05-09

作者:【先秦】韩非

国无常强[1],无常弱。奉法者强[2],则国强;奉法者弱[3],则国弱[4]。

注释:

[1]常:永久的。[2]奉法者:奉行法度的君主。强:有力,指坚决依法办事,不顾私情。[3]弱:软弱,无力,指实行法治不坚决。[4]此下删去了“荆庄王并国二十六”至“乱弱甚矣”一段有关史事的述评。

原边注:

国家的强盛取决于方方面面,如政治策略、外交活动、战略战术等,而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搞好内政。要搞好内政,首先必须抓法治。韩非特别强调法治对于国家强弱的决定性作用,此乃法家本色。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1],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2],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3],则主不可欺以诈伪[4];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5],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6]。

注释:

[1]去私曲就公法者:除去臣下谋取私利的歪门邪道,而追求实施国法的国家。《韩非子》中,“私”指臣下的、个人的,与“家”“臣”相应;“公”指国家的、君主的,与“国”“君”相应。曲,不正直,奸邪。就,靠近,趋向。[2]私行:臣下图谋私利的行为。[3]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指审察是非得失时有法度的规定作为依据的君主。审,审察。制,制度,规章,规定,与“法度”意义相同。加:凌驾。以:介词,在。[4]这句是说:那么君主就不可能被臣下的狡诈虚伪所欺骗。[5]这句是说:审察是非得失时有秤(法度)作为标准的君主来听取远方的事情。权,秤锤。衡,秤杆。权衡,秤,比喻法度。称(chèng),同“秤”,与“权衡”意义相同,比喻法度。[6]轻重:比喻事情的真假。君主有秤(法度)作为标准,一衡量就可以知道是轻是重,所以说“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

今若以誉进能[1],则臣离上而下比周[2];若以党举官[3],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4]。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5]。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6],则好赏恶罚之人[7],释公行[8],行私术[9],比周以相为也[10]。忘主外交[11],以进其与[12],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13]。交众、与多[14],外内朋党[15],虽有大过[16],其蔽多矣[17]。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18]。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19],则良臣伏矣[20];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21]。此亡之本也[22]。若是[23],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24]。数至能人之门[25],不壹至主之廷[26];百虑私家之便[27],不壹图主之国[28]。属数虽多[29],非所尊君也[30];百官虽具[31],非所以任国也[32]。然则主有人主之名[33],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34]。

注释:

[1]以:凭借,根据。誉:声誉,名声。进:晋升,提拔。能:有能力的人,人才,但这里不是指真正的人才,因为靠名声选拔的人,其声誉往往是臣下互相吹捧造成的,这种人往往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所以下文说这是“失能”。[2]离:背离。上:指君主。比周:勾结。群臣在下面互相勾结,是为了互相吹捧来博取名誉,从而得到君主的提拔。[3]党:朋党。举:推举。官:官吏。[4]务:从事,致力于。交:结交,结党,勾结。用于法:在合法中进用,即凭自己的功劳得到进用。[5]能:能力,才能。失能,失去了才能这一标准。官之失能即任命官吏不拿才能作为标准。这一句的意思承接上面几句而来,是对上面几句的总结,说明选拔人才、推举官吏只根据声誉与朋党关系而不根据才能,那么臣子就会在下面互相勾结、为非作歹而不依法求得进用,这样,国家就会混乱。[6]以毁为罚:用诋毁的坏话作为处罚的依据。毁,诋毁,毁谤。[7]好(hào):喜欢。恶(wu):厌恶。[8]释:抛弃,丢掉。公行:国家的法度。行,道,指法度。[9]行私术:干谋私的勾当,耍手段,施阴谋。[10]相为:我为你,你为我,即互相帮助照顾,这里指相互之间包庇利用。[11]忘主外交:忘记了君主的利益而在朝廷外面私下结交党羽。外,指朝廷外面。[12]进:推荐,进用。与:党与,党羽。[13]薄:少。由于奸臣不顾君主的利益而私下结交,进用他们的党羽,官职都被这些奸臣占了,所以臣下替君主着想和尽力的地方就少了。[14]交众:结交广泛。与多:党羽众多。[15]外:朝廷外面。内:朝廷内部。朋党:结成私党。[16]过:罪过。[17]其:指结交党羽、犯有大过的奸臣。蔽:蒙蔽,遮盖,指为他掩盖罪责的人。[18]“故忠臣危死于非罪”二句是说:(由于奸臣相互勾结,)所以忠臣在无罪的情况下也遭受到危难与死亡,而奸臣在无功的情况下却得到了平安与利益。[19]后“以”字:因为。[20]伏:潜伏,藏匿,隐退。[21]进:进用。[22]亡:指国家的衰亡。本:根源,根本原因。[23]若是:像这样。[24]行私重:玩弄自己的权势。重,权。轻:轻视,看轻。[25]数(shuo):屡次。能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那些结党营私而当权的奸臣。因为他们蒙蔽了君主,君主认为他们有才能,所以称他们为“能人”。[26]不壹:没有一次,一次也不。壹,一次。[27]这句是说:千方百计地谋取大臣私家的利益。虑,考虑,打算。《韩非子》中,“私”与“公”相对,“家”与“国”相对。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国”的统治者称“君主”“人主”“君”“主”“上”,“家”的统治者称“人臣”“臣”“下”。有关君主的称“公”,有关臣下的称“私”,所以这里“私家”连称。私家,指大夫以下臣子的家庭。君主的家庭则叫“公室”。便,利益,好处。[28]这句是说:一点不考虑君主的国家。图,考虑,谋划。[29]属:下属,指君主手下的官员。数:数量。[30]尊:尊贵,此处为使动用法,使……尊贵。[31]具:具备,齐备。[32]非所以任国:不是用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指(百官)不能胜任国事。任,担任。[33]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34]托:寄托,依附。家:私家。

原边注:

政治的关键问题是用人,而能得到什么样的人又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选拔。如果根据大臣的赞誉来选拔人,那就只能得到靠吹捧来巴结大臣的政客;如果根据朋党关系来选拔人,那就只能得到与大臣紧密勾结的私党;如果凭自己的感觉来选拔人,那就只能得到阿谀奉迎、投自己所好的人。这些人其实只有歪才而没有真正的德才。

故臣曰[1]: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2];家务相益[3],不务厚国[4];大臣务相尊[5],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6],不以官为事[7]。此其所以然者[8],由主之不上断于法[9],而信下为之也[10]。故明主使法择人[11],不自举也[12];使法量功[13],不自度也[14]。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15],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16],故主雠法则可也[17]。

注释:

[1]臣:韩非自称。[2]“廷无人者”二句是说:朝廷没有臣子,并不是说朝廷上大臣太少了。朝廷之衰,朝廷的衰落,指朝廷上大臣稀少。衰,衰微,衰弱。[3]这句是说:臣下致力于相互帮忙来使对方富足。家,私家,指臣下,与下文的“大臣”意义相同。务,从事,致力于。相益,相互使对方富裕。益,富,此处为使动用法。[4]厚:富,此处为使动用法,使……富裕。[5]务相尊:致力于互相推崇。尊,使……尊贵。[6]奉:持,拿。禄:薪俸,俸禄。养:供养,豢养。交:结交,指私下结交的朋友、私党。[7]不以官为事:不把公职当作自己的职事。官,官职。[8]这句是说:这样的状况之所以会形成。然,如此,成为这样。[9]由:由于。上断于法:在上面按法裁决事情。[10]信下为之:任凭臣下去做事。信,信从,任凭。[11]使:用。法:法制。择:选择。[12]不自举:不按照自己的看法来提拔。[13]量:衡量。功:功劳,成绩。[14]不自度(duo):不凭主观看法来估量。度,估量,推测。[15]“能者不可弊”四句是说:(使用法律来衡量功劳,)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败坏事情的人就不可能被掩饰,徒有虚名的人就不能够升官,有功劳而被毁谤的人就不会被罢官。弊,通“蔽”,遮盖。非,通“诽”,毁谤,诽谤。退,撤职或降低职务。[16]明:明白,明确。辩:通“辨”,辨别。这句承上文而来,意思是:(君主使用法律来衡量臣下的功过,臣下依法来取赏受罚,这样,贤能的人和败坏事情的人都不能被毁誉所掩饰而被分辨得清清楚楚。)那么君臣之间就能够明确地辨别功过是非,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17]雠:用。

原边注:

要想真正得到对自己建功立业有帮助的德才兼备的人,就应该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包括自己的感觉与臣下的毁誉),完全根据法律的规定衡量功劳来选拔人才。依法择人,量功授官,无疑可使那些没有实际才能而只会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人没有空子可钻。

贤者之为人臣[1],北面委质[2],无有二心[3];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4];顺上之为[5],从主之法[6],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7]。故有口不以私言[8],有目不以私视[9],而上尽制之[10]。为人臣者,譬之若手[11],上以修头[12],下以修足;清暖寒热[13],不得不救入[14];镆铘傅体,不敢弗搏[15]。

注释:

[1]贤者:有道德有能力的人。为:做。[2]北面:向北。古代君主向南坐,臣下朝见时则向北,所以说“北面”。委质:指把身体托付给君主,表示愿意为君主效死(此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后儒服委质”《索隐》引服虔之说)。委,委托。质,体质,指身体。[3]无有二心:一心一意。[4]“朝廷不敢辞贱”二句是说:在朝廷上不敢推辞卑贱的官职,在军队中不敢拒绝参加危险的战役。意为在内不争荣华富贵,出外打仗不怕死。[5]顺上之为:听从君主的指使。顺,顺从,依顺。为,行为。[6]从:服从,遵守。法:法令。[7]这句是说:排除私心杂念来等待命令,对于君主的命令不加然否,只是顺从。虚心,指心里没有成见和私心杂念。无是非,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听从命令,不加批评。[8]不以私言:不为私家辩说,指为国君辩说。以,为。[9]不以私视:不为私家察看,指为国君察看。[10]上尽制之:君主完全控制它们。之,指臣下的“口”与“目”。[11]譬之若手:拿他们打比方就像手,指人臣好比手。之,指人臣。[12]修:治理,料理。[13]清暖寒热:偏指“寒热”,指身体受冷热侵袭。清,凉。[14]救:挽救,援助。入:加入,指插手。[15]“镆铘傅体”二句是说:锋利的宝剑逼近身体,不能不搏斗。镆铘,同“莫邪”,宝剑名,相传为吴国大夫莫邪所铸,这里泛指利剑。傅,通“附”,靠近。搏,搏斗。

原边注:

在韩非看来,是否死心塌地地为君主效力,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君主,是衡量臣子之德的唯一标准。从民主、人权的角度来看,这种学说显然具有残酷的非人性,但从一般的政治学角度来看,用人者任用忠于自己的人恐怕是一条政治通则。谁违背了这一通则,就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因为没有忠于他的人拥戴他、为他效劳,他就会被别人甚至自己任用的人赶下政治舞台。

臣子“无是非”而唯命是从,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君主决策正确,臣子“无是非”而竭力尽忠,就能取得成功;如果君主决策错误,臣子“无是非”就会助纣为虐,结果将后患无穷。

无私贤哲之臣[1],无私事能之士[2]。故民不越乡而交[3],无百里之戚[4]。贵贱不相逾[5],愚智提衡而立[6],治之至也[7]。

注释:

[1]无:通“毋”,不。私:偏爱,不公道地对待。无私,不偏袒,指公道地使用。贤:贤能,有道德有才能。哲:明哲,聪明,有智慧。[2]事能:使用才能。事,通“使”。[3]越乡:到他乡。越,逾越,超越。交:结私交。[4]这句是说:没有百里以外的亲戚。[5]这句是说:高贵的与卑贱的臣子各守自己的职责,不超出自己的名分界限。逾,逾越,超越。[6]这句是说:(一切以法为准则取得任用和赏罚,)愚笨的和聪明的平等地生活着。君主“无私贤哲之臣”,所以使“愚智提衡而立”。提衡,拿着秤,引申为保持平衡,使两样东西保持平等。提,拿着,持。衡,秤,引申为平衡。立,存在,生存。[7]治之至:政治的最高境界,即治理得好到极点。

原边注:

依法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是韩非学说中至为重要的管理思想。应该说,也是古代的一条政治通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