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7章 欲跨常山境(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雒阳。

并州黄巾余党叛乱寇掠太原的消息,在延迟了半个月后,终于传到了京都中。

又闻黑山贼部响应黄巾余党,同时在常山国境内作乱。

太学生群情激奋,再次联名上书进言陈述宦官危害。

天子刘宏召集公卿众臣朝会,专说此事。

当他听到黄巾余党寇太原时,第一反应——

有星孛于紫宫,当有不详,不详是来了,黄巾余党和黑山贼都开始造反啦!但举至孝可是一点儿卵用都无啊!

太史令,汝他娘的是不是在骗朕!?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至孝……其实也没那么孝呢?刘宏压根没往这方面想。

当然叛乱也并不会因为举孝子而中断,只是迷信谶纬也甚。

群臣已毕,刘宏就皱着眉头问大将军何进:“何卿啊,卿言募兵之事,至正旦已然过去了两月,现如何了?”

何进起身,毕恭毕敬答曰:“臣已命下属校尉往各州郡募兵,尔来已有士卒三万余众。”

刘宏不住点头——他的这位大舅哥虽然出身粗鄙,而且没啥政治头脑,但吩咐的事情也能去办,两月时间,三万人也算是颇有成效啦。

当即他就又说啦,本来这募集的兵马是为了讨伐张纯的,现在张纯跑到幽州和乌桓沆瀣一气啦,幽州不是有个公孙瓒嘛,那小子挺能打的,也颇了解乌桓人,张纯的叛乱就让他去解决吧,你募集的这些兵马呢,直接拉去平定并州、冀州的叛乱吧。

何进愕然,猪脑子一下子没转过来。这和袁绍给他的建议不一样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于是把目光往旁边斜了斜,就见袁绍嘴唇微动。

何进一下子就懂了——啊呀!本初果为心腹之人呐!

于是回禀道:“幽州刺史刘虞,于乌桓中素有威望,又是宗室,臣以为,可令刘使君于幽州募兵,又使公孙瓒从旁协助。”

刘宏沉吟片刻,点头道:“亦可。”

坐在底下的太常卿刘焉闻刘宏之言,不禁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刘焉站起身,举着笏板行礼,刘宏一看,就知道这老小子也有话要说,便示意刘焉说出来。

刘焉就进言说啦,当今天下四方乱起,但是呢州中长官是监察官,手底下就没有军权,而郡国县中的兵力又太少,若有大贼骤起州郡那是肯定没法讨伐的,所以:“臣焉以为,当复牧伯,可选清正重臣任之,以镇四方。”

(PS:在刘秀当政时,对郡国的军事力量削弱过一次,原本郡国中设有都尉,受中央管辖,统率地方卫士、材官骑士/楼船士这种相较于役卒而言更精锐的兵种,后来将军权并入太守、国相手中,取消了都尉,这样做看似加强了太守、国相的权柄,其实是变相地削减了地方军事力量。)

其实刘焉提出恢复州牧制也不算突兀——天子刚才不是刚允可了让刘虞在幽州募兵平定张纯等人叛乱嘛?这都已经超出了刺史的权柄啦,和州牧也没什么区别啦,既然如此,干脆就直接恢复牧伯吧!

刘宏听罢,稍一思索,确实诚如刘焉所言,自黄巾叛乱后,每年四方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叛乱,地方大多无法平定,还是得中央出人,这中央一发兵,中间行军就得耽搁不少时间,等到了地方,都被贼人糟蹋的不成样子了,再者言……从中央出兵,也确实开销更大。

于是肯定了刘焉的建议:“可,当使尚书台制诏。三府选清正重臣来,

考其履历为人,让朕一观。”

随后,何进又上言,请迁刘虞为州牧,刘宏允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